欢迎来到本网站

《后MC12时代的WTO改革》发言摘要

首页    世贸热点    《后MC12时代的WTO改革》发言摘要

第十五届“WTO法与中国论坛”暨2022年WTO法学术年会

《后MC12时代的WTO改革》发言摘要

(本文为发言摘要,完整观点请自行联系发言人)

    大会报告一的主题是《后MC12时代的WTO改革》,由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教授张晓君主持,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副会长、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徐崇利与谈。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张乃根,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副会长、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教授左海聪,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漆彤、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教授纪文华、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军旗进行大会报告。

    张乃根教授的报告题目是《WTO利益平衡机制的改革——以MC12新冠疫苗IP豁免决定为例》。首先,张乃根教授表示WTO改革涉及164个成员利益,如何能够做好利益平衡是改革进一步推进的关键。MC12成果文件重申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特殊和差别待遇条款是WTO及其协定的组成部分。张乃根教授强调,WTO改革是为改革而改革,用以改革不同成员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从而使得不同发展地位的成员在改革中获益。其次,从MC12成果文件来看,张乃根教授认为坚持给予发展中与最不发达成员的特殊与差别待遇原则、坚持非歧视原则、坚持改革与利益平衡是MC12确定的WTO改革基本要求之一。但与此同时,张乃根教授表示我们还要认识到现有WTO利益平衡机制的缺陷,例如,缺少发展中和最不发达成员的法定标准、缺少利益平衡的灵活性等问题。最后,张乃根教授通过介绍新冠疫苗知识产权豁免的谈判起草与决策过程,强调WTO未来改革需要做好三个坚持,坚持特殊与区别待遇原则、坚持非歧视原则、坚持灵活性做法。

    左海聪教授的报告题目是《世界大变局下的WTO改革》。首先,左海聪教授认为新兴市场国家的集体崛起和传统发达国家的相对衰弱构成了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也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方面,而中国和美国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是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综合来看,世界出现多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中心,世界格局也由单级格局转变为多中心格局。其次,左海聪教授认为国际经济关系领域出现了价值转变。这不仅体现在美欧等发达国家从自由转向安全,也表现为发展中国家从自由转向发展。再次,左海聪教授从谈判力量、谈判议题、争端解决机制三个方面分析MC12后WTO改革应该如何进行。最后,左海聪教授提出中国的因应,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体系来发展伙伴体系,以自由、民主发展为价值来重塑世界贸易价值体系,围绕发展价值目标,提出一系列新的谈判议题,以多元、多层次谈判策略推进谈判议题的进行。最终建立协同机制,提供源源不断的谈判议题和方案。

    漆彤教授的报告题目是《MC12与WTO的包容性发展》。首先,漆彤教授认为“包容性发展理念”强调国家间关系中不仅要关注本国发展的包容性还要关注不同国家之间发展的平衡性、强调发展与和谐的平衡关系下各国以合作应对全球挑战的重要性、强调资本与人的关系下不能仅为资本空间扩张和积累服务,也要照顾人们的需要。其次,漆彤教授表示,MC12绝大部分成果都与生计、民生密切相关,体现出浓郁的包容性发展的理念与色彩。再次,漆彤教授引出“四个有助于”和“两个相一致”,强调中国应该在WTO坚持包容性发展概念。最后,漆彤教授认为实现WTO包容性发展,需要中国在今后的WTO谈判中应以更加旗帜鲜明的方式支持、倡导这一理念。同时,将这理念贯穿落实到WTO改革的更具体层面,例如谈判方式、议题选择、规则设计、决策机制等。

    纪文华教授的报告题目是《“MC12后的WTO改革:模式和议题——拓展的视角”》。纪文华教授首先介绍了MC12前WTO改革议题,涉及谈判和决策功能、日常工作、审议监督、特殊与差别待遇问题、争端解决功能等问题。而MC12至今,WTO改革围绕监督和透明、诸边或JSI模式、一揽子方式、新议题、部长会议时间、讨论方式等问题进行了相关讨论。其次,纪文华教授着重强调当前的重点与难点是应确定讨论方式与议题范围,其认为“漫谈”的方式可能会导致久拖不决,而应结合“拓展模式”+“民主集中制”方式进一步推进WTO改革。最后,纪文华教授认为我国应该从思想、态度、行动、议题、舆论等放方面积极加强对WTO改革的参与,拓展对已经提出议题的研究、拓展新提出议题的范围、拓展政府与学界、产业界关于议题的讨论、拓展交流方式与支持渠道。

    张军旗教授的报告题目是《WTO上诉机构危机的化解》。张军旗教授首先介绍了美国对上诉机制的两大类指控,即“超越权限”和“错误解释法律”。其认为,关于咨询意见、司法造法、先例、超越审限、审查事实等问题,各成员间基本没有什么分歧。相反,在“错误解释法律”方面,成员间的确存在一定争议。张军旗教授指出,上诉机构在解释问题上是存在一些错误的,且缺乏司法监督机制对其进行必要的制约。其次,张军旗教授简要介绍了部分成员提出的改革建议,即尽可能回应美国的关切与强调上诉机构的稳定性与独立性。最后,张军旗教授就上诉机构危机提出了几点建议,其认为维持上诉机构仍然存在价值,应降低权威解释的门槛,应监督司法权力的行使,不宜恢复“协商一致”通过裁决报告的模式,应继续发挥多边临时上诉仲裁的替代性作用。

    最后徐崇利教授就该部分主题发言同五位报告人进行与谈。首先,徐崇利教授非常认同张乃根教授关于中国所坚持的特殊与差别待遇的论述。同时,其认为从长远来看,需要对中国的身份做好重新定位。其次,徐崇利教授认为左海聪老师的发言聚焦原则层面,而这种原则、理念层面的变化对WTO标准与规则将产生巨大影响,但徐崇利教授也同时指这种变化目前还是一般性的,有待进一步观察与研究。再次,徐崇利教授认为漆彤教授将“包容性发展”的理念与WTO改革相结合,视角独特值得进一步思考与研究。复次,徐崇利教授认为纪文华教授关于WTO改革的内容介绍的非常详实,对其深入研究给予了高度肯定。最后,徐崇利教授认为张军旗教授就美国对上诉机制的指控进行了非常客观的评价,关于WTO改革的具体建议非常专业与到位。


2022年12月27日 20:53
浏览量:0
收藏